English

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999-04-07 来源:光明日报 许长盛 我有话说

今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将有110万名本科生、研究生毕业,是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当这些历经寒窗苦读终于学有所成的毕业生踌躇满志地准备走向社会大显身手的时候,“毕业生就业难”这一事实却突然地摆在了他们的面前。“难”不仅表现在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难,而且表现在求职择业的过程充满艰苦曲折。之所以出现就业难的现象,固然有多种客观原因,但是更不能忽视的是毕业生主观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正常心态:

1、消极、矛盾、恐慌的心态。表现为对国家实行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理解不深,不知道该怎样走进市场;面对市场竞争不知所措,准备不周,信心不足,难以适应;遇到挫折和不顺利便心恢意冷,手足无措。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和女同学,这方面的心理表现更为明显。个别学生则游离于就业市场,期期艾艾,对顺利就业形成了更大的障碍。

2、盲目攀比的心态。表现为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往往不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而对地域环境、单位性质、工资待遇等外在标准片面求高、求全、求稳。有些学生甚至把标准定为“到国外去、到外企去、到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单位去。

3、急功近利心态。表现在对职业和单位的选择上过分功利化和经济化,即往往以近期的功利和经济指标作为判断单位好坏的标准,从而导致在择业时的短视行为。往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蒙弊或受眼前的暂时利益影响和驱动,轻易作出选择而不考虑长远发展。

从择业心态入手,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切实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1、针对毕业生择业时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心态,重点加强理想教育。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通过思想品德课、日常思想工作等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在就业过程中和毕业前集中进行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把个人志愿同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主动克服和避免急功近利心理,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听从召唤,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吉林工业大学在搞好毕业生思想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献身国防事业,到艰苦地区工作。在大学生中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针对毕业生中存在的盲目攀比心态,重点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和成才规律教育。要引导毕业生把握成才规律,认清只有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才能有个人成长发展的道理。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使他们相信越是艰苦、落后的地区、单位越需要知识和人才,正是经济不发达、技术落后的行业和部门才是大学毕业生大显身手的好地方这样的道理。可以通过成功校友的事迹,引导毕业生科学设计人生之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克服盲目攀比心态,适当调整期望值,把握时机处理好就业问题。

3、针对毕业生面对就业而出现的矛盾、困惑、恐慌等心态,通过就业指导加强政策教育和市场观念教育。使学生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从而在心理上接纳改革,在行动上支持、参与改革。要使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整体情况、供需信息、运行机制、管理办法等进行充分了解,熟悉市场、接受市场、驾驭市场。近几年,吉林工业大学在加快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并且通过让低年级的学生进入就业市场,预先了解、熟悉市场行情的办法,使学生在毕业前就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在面对市场时能够从容应对,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系吉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